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右上角的“关注”,方便您讨论转发,持续关注每日优质内容~
电影是具有强大叙事能力的艺术形式,大多数人在谈到电影时,通常想到的就是叙事电影,而不会是纪录片或者实验电影等。
对于动物题材故事片来说更是侧重在讲述一个故事。叙事是根据某个特定情感的、身体的,或智力的观点来组织情节的视角。
电影创作不同于文学,电影是集体合作的产物,电影的叙事是由制片、编剧、导演、摄影、演员、灯光师、剪辑师等人的集体合作完成的。故事是无法自明的,只有在被转述时才能让别人了解。
在这个转述的过程中产生了叙事主体。叙事主体最重要的包含作者、隐含作者和叙述者。现代叙事学认为,归根到底,叙事来源于叙述者。客观式叙事
此类叙事角度是动物题材电影中较常见的方式。导演从上帝视角以一种客观、全知审视的方式看着世界中的人、动物,用一只无形的手掌握故事的发展趋势。而影片中的角色不论是人还是动物都无法改变故事情节的开展。
影片《零下八度》中,讲述了在冰雪广袤的南极大陆上发生在科考站的真实故事。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迫使科考探险队紧急撤离,人们不得不放弃了在南极科考的伙伴——雪橇犬。而被抛弃的八只雪橇犬在凛冽的暴风雪中,开始了求生之旅。
它们只能互相依靠,协力抵抗严峻的暴风雪,在皑皑白雪中开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生命之旅。影片的镜头非常有特色,以上帝视角,用纪录片的手法展现了这一幕。
这部片子里导演已经尽可能淡化了人类角色的主体感,观众无法通过太多对白去了解角色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活动,只可以通过银幕和情节的深入发展去心领神会。
在广袤无垠、冰天雪地的南极大陆上,八只雪橇犬不抛弃不放弃,它们分工明确,团结合作,勇于牺牲奉献,有自愿选择留守被埋雪地的雪橇犬,有以自身做诱饵引开强大敌人的雪橇犬,有最后看到伙伴被伤害后毅然决然战斗的雪橇犬。
在这片与世隔离的大陆,生命的禁区,雪橇犬们在绝境中迸发出的强烈求生欲望直透银屏,带给观众巨大的震撼。
同样,在《丛林赤子心》中,全篇除了记者、猎人和老爷爷的几句台词之外,无另外的对白,所有情节的进展都依托于动物演员的动作、眼神等。
相比于主观叙事,客观叙事对导演的叙事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更高,想要表达的思想只可以通过紧凑的情节安排传达给观众,而无法通过其他叙事者的角度进行传达。同样,客观叙事的影片也更具有可解读性,留给观众广阔的解读空间。
视角的特征是由叙述者决定的,传统的叙事作品中主要是采用旁观者的口吻,即第三人称叙述,动物电影中的叙事也大多以第三人称表现。动物作为人类的宠物或者伙伴出现,它们存在的价值是由人类赋予的。
彼得·辛格在《动物解放》中论述了这种“人类优先”的观念,这种先天的物种偏见根植于人类内心,使人们很难从动物的视角出发,体会本真的动物性情,但近年来由于表现动物题材的影片变成全球银幕上的一大热门,那些与人类同处一个生存环境中的其它生命,随着镜头阐释它们独特的生命魅力,震撼、感动着慢慢的变多银幕前的观众,人们开始从主观出发去感悟这些动物的生命历程,于是出现了许多主观叙事的动物电影。
在动物题材影片中主观叙事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人作为影片中的叙述者,讲述人与动物的故事。如《忠犬八公的故事》,影片的叙述者是教授帕克的外孙,通过这样一个人物的回忆自述,开始整一个故事的叙述;《马利与我》中叙述者是马利的男主人约翰。
这种方式能够以娓娓道来的方式吸引观众慢慢走入故事中,拉近观众与电影情节之间的距离。
另一种是动物不仅作为影片中的一份子,同时也是影片故事展开的叙述者,例如《看狗在说话》和《一条狗的使命》都是采取了这样的叙事方式。《看狗在说话》中叙述者是调皮的“机会”,从它的视角展开了“一家人”的故事。
由于“机会”经历过流浪和在收容所的生活,即使被一个有爱的家庭收养后,它依然没办法真正从内心里相信人类,只想给自己找乐子,像个贪玩的不懂事的孩子。
在一次主人的寄养中,“机会”和这个大家庭里的另外两只宠物误以为它们被抛弃,于是在忠心耿耿的老狗“影子”的带领下踏上回家的艰难路途。
经历了一系列的困难之后它们原本不太和谐的关系也升级为同生共死的挚友,并且最终和主人得以团聚。“机会”最终也明白了人类对它的善意,真正的体会到“家人”的意义。
在《一条狗的使命》中,以狗的视角展现狗和人类的微妙感情,通过自述的方式讲述了一只狗在经历了数次轮回后,最终回到最初主人的身边的故事,整部影片有笑点也有泪点,除了讲述人和狗之间的感情,也包含对人生的感悟。从动物角度展开故事的这类影片生动活泼,更具有感染力。
所谓主观镜头视点是指摄影机的视点直接代表某一剧里面的人物的视点所拍摄的镜头。
表现主观镜头常用的技巧有:模糊镜头、变形镜头、慢动作、快速镜头、动作的颠倒或停止、形象或音响的叠现、画面与音响的变形、出现色彩、色彩变形或消失、背景照明的改变、动画等。
《忠狗八公的故事》中,影片镜头表现八公所看到的景物时,展现在观众眼前的画面呈现一种灰白色,这正是因为在狗的眼睛里观察到的世界都是黑白灰三色组成的。
八公刚到教授家,友好地舔了女主人的脚,随后一阵尖叫,镜头上出现了从床上一跃而起的女主人的惊恐的表情,这时银幕前的画面也变成了灰白色,这个画面表现的也是八公眼中的人类世界。
之后在八公被关到院子里的仓房时,它透过墙缝看向主人所在的大房子,镜头表现的画面也再次变成了灰白色,这也是八公眼中的人类世界。影片通过动物的主观镜头视点,向观众展现动物眼中的世界,很快拉近观众和影片的距离,产生代入感。
上文提到过的《大白鲨》是动物威胁人类生命影片的典型代表作。导演斯皮尔伯格在影片中多次运用这种反面视角的主观镜头视点,以求通过视觉的画面效果使观众产生极端恐惧的心理效果。
影片的开头阶段是一个女孩在海中欢快的嬉戏并呼唤同伴赶快下水,之后出现了两个由水下向水面仰拍的镜头,第一个展示了女孩在水面上游动,第二个是一个推的镜头,不仅表现了女孩的两条腿在水中摆动,同时镜头正慢慢地向上移动接近女孩。
这时的镜头像是深水中有一只眼睛在时刻观察水面的情况,并逐渐接近水面上游泳的人,给人无形的恐惧之感。之后女孩便遭到了大白鲨的袭击,这时观众才明白原来刚才的镜头是鲨鱼在水底时看到猎物的主观镜头。
在动物电影中,镜头除了以动物的眼睛去看人或外部环境之外,还会出现以人的视点去看动物的情况。展现人对动物的主观镜头视点,还可以表现出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交流。
在上文中提到的影片《忠狗八公的故事》中,帕克见到八公就是通过一个主观镜头视点来表现的,而这个镜头中出现的画面是八公的一个特写镜头,特别是八公的眼神,包含着无助与祈求,也正是这样的眼神交流,使帕克选择了帮助八公。
在表现人眼睛看动物的主观镜头视点时,画面中大多呈现的是对动物的特写,特别是强调对动物眼睛的表现,通过这样的镜头使观众能清楚地感受到动物眼神中所传达的感情,让观众明白原来动物也是有情感的。
它们的悲伤与高兴、喜欢与厌恶、无助与无奈虽然无法用语言去表达,但是只要用心就能感受到。
客观镜头视点又称为“中立镜头”,是指摄像机采用大多数人在拍摄现场所共有的视点拍摄镜头。
《小豹杜玛》讲述了人类将收养的野生动物送回自然的故事,影片不仅采用了客观叙事的方法,同时整部影片也找不到几个主观镜头,几乎全部采用客观镜头拍摄。
影片通过客观镜头使观众站在第三者的角度看着这只失去妈妈的小豹子身陷险境而不自知,不禁为小豹子将会面临的危险而紧张、担心。同时使观众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参与到影片中,希望小豹子能够躲过此劫。幸好,开车的人发现了它,并将其收养。
影片在中间部分还有这样一段场景:杜玛跑到学校,在学校内引起了骚乱,克桑趁乱跑到卫生间寻找杜玛。
这时三个小孩出来抢克桑的东西,杜玛从小隔间出来,为保护克桑,向三个小孩露出了它锋利的牙齿。
在通常情况下,这里本应该运用一个主观镜头视点来表现小孩子看到野生动物时的恐惧心理,但导演却只运用了一个客观镜头视点,不仅消解了主观镜头视点那种强烈的心理作用,同时让观众开始期待杜玛的下一步动作。
电影中在客观叙事时交替插入主客观视点的方法,是客观视点和主观视点结合而成的一种变革形式。
在美国好莱坞动物题材电影《精灵鼠小弟》、《飞狗巴迪》等影片中对这种叙事视点的运用比较多。
特别是在《无敌当家》系列影片《家有贝多芬之一家六口》当中,银幕上出现的第一个镜头就与其它影片有着非常大的区别,“一个黑黑的大狗鼻子在观众的眼前出现”,镜头逐渐拉远,一只熟睡的圣伯纳犬出现在银幕上(客观镜头视点),之后镜头切换,银幕上出现的是剧中角色在屋子里移动的镜头(主观镜头视点),这时镜头展现出的画面便已经是以狗狗的眼睛中看到的世界。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